BEST10 最佳10件作品
- 座落地點:台北市松山區民權東路三段153 巷4 弄3 號
- 規劃設計:社團法人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澔岳工作室
主題特色:
民權東路旁的老眷村
「相信世代Univers i ty Cafe」位於民權東路旁的民福里老眷村小巷弄中,其乘載大江大海時代的歷史背景,見證臺北市的崛起與繁華。過去六七十年,眷村旁的稻田農地變成車水馬龍的民權東路,另一頭的低矮房舍轉變成高樓大廈,而民福里卻依然保留著既有的樣貌。在現況看似充滿溫度的建築物背後,其實聚集了多達六個軍種的榮眷,從小兵到將軍的眷舍一應俱全。
因此,在這裡可見臺北一切議題的縮影,包含高齡、眷村、都更等議題。而這裡也是經營團隊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
會的共同創辦人王先生的善心,是他小時候長大的家。2012 年翻新啟用後, 王先生決定與好朋友發起成立University Cafe 公益社群空間, 承襲當年眷村中互助合作的精神,注入在世代之間的提攜與協助,為臺灣社會創造更多正能量的種子。
在老舊眷村裡的創新行動
「相信世代Univers i ty Cafe」的宗旨是打造一個超越國界的交流平台,即便座落在老舊歷史的眷村裡,卻依然做出具有創新精神的行動,並期待持續傳承這樣互助合作的場所精神,讓空間成為夢想實現的基地,讓街區成為青年成長的舞台。
這裡除了常有國際沙發客入住,更凝聚一群臺灣青年世代的創意工作者,免費提供工作空間之外,也發起許多海外探索計畫,創造改變一生的寶貴經驗,為年輕人打造許多自我探索及自我啟發的旅程,從世界各地的城市中與具啟發性的人才交流,將富有意義的故事帶回臺灣。
保留眷村老屋元素,以新時代開放風格呈現新與舊的完美交匯在2011 年老屋翻新前, 可見芒果樹挺立在庭院中,並於整建過程中種上兩棵楓香,讓老房子夏天有芒果,冬天有紅葉,創造季節感。在盡可能保留眷村老屋的元素之下,同時以新時代的開放風格,共同呈現出新與舊的完美交匯。
首先,將原有的眷村大門拆下,並運用「升級再造」的方式轉化為有多種應用模式的座椅。刻意保留磨石子的地面,同時維持磚牆結構並刷上不同顏色的油漆,提醒往來的朋友此地歲月的痕跡。
整棟建築物雖以工業風的方式進行規劃設計,卻刻意保留庭院中三層樓高的芒果樹,搭配種植楓香,使相對清冷的工業風格中注入自然元素。最後,加裝戶外鐵梯以及欄杆後進行頂樓防水作業,讓老房子的屋頂也成為可以工作和交誼的空間。
閒置空間轉化為具有社會正向連結的場域
「相信世代Univers i ty Cafe」希望以老屋改造作為社會示範,賦予閒置空間新生命並轉化為成對社會有正向連結的空間,期待在兼顧社會資本的同時創造更多價值;既能夠保護眷村歷史遺產,也能夠帶來經濟、社區和文化的多重效益。期待持續創造有機的連結,為社會注入更多活力與正能量。
【委員觀點】
不僅關注地域性、也順應著全球創業者的發展趨勢,更體現多年來在工業、製造業及高科技業裡所高度發展的P2P 商業模式—莊熙平
「相信世代University Cafe」在老屋新生裡面,有三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使用者、經營者以及設計者,而這三個角色的界限,在當下正快速地模糊中,雖然這增加了評選的挑戰,卻也讓很多珍貴的機會發生。
因此,以「相信世代」這個作品來說,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價值觀:經營者除了對於空間的改造上用心之外, 更用心在創新的經營、使用者的活動,以及使用者在空間裡進行的活動,能夠進而產生的社會意義和創新的意義。透過屋主的低度介入, 容許使用者更自主的使用、甚至參與經營, 這樣的經營形態,創造的角色扮演及社群凝聚力,未來可能形成一種全新的趨勢。它不僅關注了地域性、同時也順應著全球創業者的發展趨勢,更體現多年來在工業、製造業及高科技業裡所高度發展的P2P 商業模式, 也就是Maker Movement( 自造者運動) 以及User-participated Design( 使用者參與式設計)。
近幾年一直很強調社區參與、民眾參與、使用者參與,這些都是將社會發展的動力下放落實到民間,這是整個世界的趨勢。科技、文化與社會發展彼此息息相關,全面性的在世界各地形成一種向上改革的力量,有別於過去由上往下的總體規劃或者是政策導向。由此可看見這類型的空間形塑,不再是少數人的政策觀點或者是價值觀點,而是真正能夠反映多數人的、社區的、社群的觀點。
更進一步來說, 如今各個產業都已經發現Open System(開放系統)具有更高的永續性,它的特色就是一個隨時具有動態包容性而非僵硬的框架,因此它足以隨時包容各種應變,用現在也很流行的一句話來講,其實就是一種韌性的結構,能夠即時因應變化或需要而產生動態反應。
而「相信世代」不論是經營面或空間面都展現了Open System 的價值, 所以可以看見在這個空間裡, 不論是手沖咖啡、音樂展演、詩的朗誦甚至任何創作分享的形式,或是自發性Maker 的創作, 通通可以在這裡發生,這在外面其他地方是很少見的。而透過這項作品突顯這項創新經營的價值,希望能作為借鏡使其它空間經營者開始運用這類型的優勢。
-
規劃設計: 社團法人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澔岳工作室
營造施工: 澔岳工作室
經營管理:社團法人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