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都市空間營造的典範轉移視角

2021-11-15

蕭定雄/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資深經理

 

1998 年,臺北市都市更新條例頒佈,其第四條說明除「重建」以外,「整建」與「維護」亦為都市更新的手段與方式;換言之,「老屋新生」始作為一種都市更新行動的範型,自 2001 年舉辦至今的「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從鼓勵的角度出發,表揚市民主動針對老建物提出不同的改善方案,二十年來累積了諸多精彩案例。

 

筆者有幸於前兩年(2019、2020)擔任「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的計畫主持人,在翻閱與翻越這項大獎二十年來歷屆資料的大山,耙梳、思索著當年政策的思考與論述。今年則轉換身份,作為委員之一參與大獎,從初選到決選,藉由紮實的現勘以及密集的討論,以另一種視角來思考大獎的意涵。透過不同身份與視角,浸潤於二十年來的大獎歷程,更可從其中窺探出都市空間營造轉變的端倪,似有著兩股對於都市空間生活想像的「典範轉移」力量,於老屋新生中浮現。

 

雙軌軸線的典範轉移力量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在最初的十年間(2001-2009),是以都市彩妝的角度追求老建築外觀,著重於新與美的想像與替換,而於 2010-2011 年則有著萌發思考屬於「台北厝」的價值論述的推展,至 2012 年大獎定名為「老屋新生」,呼應著當代老屋再利用風潮與市民文化風格品味的逐漸深化,而台北老屋新生行動亦越發多元而豐富。

 

近三年來(2019-2021),透過「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委員會的深入議論,所建立出的評斷基準理念,不僅止於評議建築設計「技術」的高超與展現,更同步著重於人在空間的使用、「經營」理念的貫徹實踐,以及讓空間說出何種串接古今的老屋「故事」,更為重要的是,透過老屋新生給予了城市澆灌而出的「公共性」,這些都使筆者在老屋新生的參與與耙梳中,得以看見政策推動映照下的大獎精神——以人和社群為空間價值的創造取向下,所出現的典範轉移力量。

 

另一條「典範轉移」力量的軸線,則是自此二十年來的案例中,所展現出的「深化的公民社會樣態」。從早期的公私有分類項目,到近年以住宅、非住宅、社區空間的提案類別中,入選的案例皆不約而同地,透過其空間設計,巧妙地呈現出人與人、人與鄰里、人與社群的呼應關係。

 

在本屆入選作品中,「雜草町」透過騎樓內立面的巧妙設計,讓空間既保有隔屏內外公私領域的分界效果,並藉由內部應接座位的設置,創造出讓聲音與眼神交流的內外氛圍的融合,而「一碼空間」則透過動線的引導與配置,讓原本幽暗深藏的龐大地下室,成為社群交流工作、溫暖而富有人情味的空間。「玖樓璞園」更試圖透過「生活參與機制的設定」,讓原本的公有老舊宿舍空間,轉換成為經營「居住」的共創空間模式。

 

在今年,透過作為委員現地觀察的視角,實際感受到近年所謂「符合」大獎精神的老屋案例,往往在於空間設計者懂得尊重老屋原有形貌肌理,甚至發掘老屋潛在的優點;而老屋使用者,則具有著獨特的「分享」精神,不僅是與人分享,更有著與城市空間、與自然元素分享的特質。

 

在設計與使用的兩者間,往往會凸顯幾個默契共識,例如透過適度的採光開拓、空間退縮,使周遭的城市空間得以與老屋結合,放大了所處的想像邊界;抑或透過設計引導,提供予不同社群使用;甚至從老空間的問題解決方案裡,激發出解決社會問題的各種可能性,使更多跨領域的解決方案在老屋發生。進一步地來看,樂於接納老屋所帶來的缺陷,並且轉換為意想不到的優勢,即是今年在空間設計專業者與老屋使用者意志呼應上所展現的特有頻率。

 

典範轉移的老屋新生:「共好」思維的社群成形

都市有機空間發展理論觀察學者——珍雅各(Jane Jacobs),以打破 19 世紀計畫都市典範而聞名,其提出了一座城市需要在社會、經濟、甚至生活等多樣化的空間利用方式下,交雜而出的土地利用方式,才能夠真正的促進城市的生活便利,與成為提供人們活力的來源。

 

自上述從都市政策面向,因著時代對於整建維護典範議論,以及老屋新生案例的耙梳與近身觀察,筆者著實看見透過老屋新生行動的發展路徑上,「公共性思維」已逐漸從過往的以硬體空間為主體的機能訴求,逐步地典範轉移至以公民空間價值的體現內化。

 

若著眼於不遠的未來,老屋新生能夠如何成為都市演進上的活力源泉,其關鍵即在於跨領域、通才性人才的孕育與投入,當更多人願意投入在老屋新生的行動裡,於其中生活、經營、甚至投入跨領域的專業,讓這些在城市中所承載的老建築,經過時光淬鍊與人使用鑿痕後,以多元機能空間所擁有的融合性優勢,逐步形成多元的老屋支持社群,人與空間的交互循環下,讓更多的老屋案例得以活化而新生,城市也能持續邁向結合過去與未來的共好。

 

延伸閱讀精彩圖文報導,請詳見:https://bit.ly/3kCmN5h